国家间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,也是产业的竞争,竞争的主体是企业。全球液晶显示角力后,中国厂商逐步取得全球领先的产业规模和竞争力。这个优势,是人强我弱下超过十年的坚持不懈而后取得的结果。中国显示行业作为中国制造重要的一环,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。其中中国LED显示应用行业全球市占率达到80%以上,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LED生产大国,但是距离强国还有一段路要走。
刚刚过去的2020年,全球液晶产业战局尘埃落定,中国双巨头TCL、京东方最终胜出,统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。中国厂商的胜出,得益于十年如一日的战略布局和坚持,最终以成本和效率优势压垮了对手。 带领TCL跻身世界液晶双雄的李东生,今年两会以人大代表身份再提相关议案,继续推进中国显示产业的战略布局。TCL创始人李东生在两会上发表了题为《关于加速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发展的建议》的建议,并呼吁:从国家层面,加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,加速开发一部分核心材料,加快培育一批核心装备产业。
据李东生介绍,现在我国新型显示整体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,液晶显示的产业规模全球第一。但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,要从“显示大国”变成“显示强国”,还需要努力,“显示强国”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和新产品技术的开发上。
目前来看,以Mini/Micro LED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,最可能是改变中国显示格局的技术路线。在之前,中国赢得显示大国的地位依靠的并不完全是技术创新,而是与一些国际厂商有选择的放弃战略有关,比如去年韩国三星宣布退出传统LCD领域,全面转向OLED等新型显示领域。在技术方面,中国之前一直处于“跟跑”状态。现在,以新型显示Mini/Micro LED技术为分界点,中国很有可能改变这个局面,目前中国跟世界其他显示大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。在我们积累了四十多年的经验下,中国完全有机会通过技术创新,与国际品牌一争高下。据了解,为了抢占这个机遇,去年一年中国就投入了394亿元布局Mini/Micro LED项目,而且今年上半年投入的资金量继续增加。未来,我们能否“一鸣惊人”,成为显示强国,就要看Mini/Micro LED等新型显示领域。
但是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领域和投入巨额资金还是不够的,目前中国在源头上的芯片开发方面,人才还非常缺乏,而且鱼龙混杂,集中度不高。国家在扶持政策方面,可谓“慷慨大方”,中国相关企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,但基础研究领域还是有所缺乏。近年来,各高校和企业也意识到相关问题,由校企联合的基础研发渐见起色。 创新才是唯一出路。目前我国显示行业“大而不全、全而不优”,其症结在于创新不足,无论是品牌、专利技术还是发展理念,与国际品牌还存在很大差距。比如芯片领域,虽然近几年中国取得了很大进步,已经拥有几家国产的芯片企业,但是供货量想要超过国际知名企业,还需要加倍努力。 当然,我们也不能完全灰心,中国高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现在中国高铁成为外交一张名片,核心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,说明中国人创新方面还是不差于国外,只是当下存在如何取得新型显示核心技术突破的问题。目前,多家国际品牌跨界进入Mini/Micro LED领域,竞争比较激烈,未来就看谁最先攻克技术难题。 近年来,在显示行业有关“转行出局”还是“转行升级”的讨论一直在持续,充分反映了行业的忧患意识。在新型显示技术即将爆发的前夜,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候,如果我们掉队,就将面临被时代所淘汰。当前行业面临淘汰落后产能,调优产业结构的迫切任务,一部分企业已经切实行动起来,也取到了良好的成效。 未来,我们需要持续在显示技术创新、基础理论研究、工艺改良、品牌及渠道拓展等方面加大努力,力争在十四五期间,解决我们大而不强的问题,让中国显示真正称雄于世。